网站首页 > 童年成长> 文章内容

一个身价600亿美元老头的成长史:成为巴菲特

※发布时间:2017-8-19 15:52:3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巴菲特,亿万级投资者,他就是钱的代名词,但是你能想象的到这样的投资大鳄都没有计算机和电脑吗?是什么让他成为最富有的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当人们还在关注世界首富是谁的时候,·巴菲特似乎在过着一种非常普通的生活,和大多数住在内布拉斯奥马哈的居民一样,他开车到办公室的程并不远,在上会花上几块钱在麦当劳得来速买早餐。

  但与其他人买早餐不同的是,被誉为“奥马哈先知”、股神的巴菲特,买几块钱的早餐也要考虑一下今天或者近期的市场行情,比如市场行情不太好的时候,他可能就在早餐上少花一块钱,2016年,他的净资产是608亿美元。

  在片子一开场,巴菲特在一间教室里给一伙儿年轻人“讲课”,而影片以讲课为线,·巴菲特这个全球最富有的老头儿,讲述了他的成长、家庭、朋友、事业。相比于《滚雪球》等介绍巴菲特的成长经历的传记,影片似乎更倾向于他的生活和家庭,已经耳熟能详的各种投资逻辑却并未“独大”。事实上,我们感觉得出这部88分钟的纪录片,想传递给观众的一个就是巴菲特是一位普通的。

  从小时候的萌照到“小鲜肉”样的青春时期,首富的青少年时期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数字——这反映出他小时候的兴趣和天赋;另一个是复利——这也为以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逻辑奠定了基础。他曾经在上学时每天送500份,然后将送的收入立即转换成其他可以创造收入的商品,一个子儿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久而久之,你懂的。

  还有一件事,巴菲特对于阅读的兴趣也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现在他仍然每天花6个小时来阅读,而小时候他就知道,他比别的小朋友读书读得更多。对于目前平均年阅读仅有1本左右的人来说,这可能就是首富和普通人不同的地方。

  巴菲特父母和家庭对于他的影响可谓十分深厚,特别是巴菲特的父亲,巴菲特在现在回忆起父亲去世时仍感到难过,影片中记者问他是否记得他与父亲的最后一次对话,巴菲特说当然记得,但是他不想说这件事。

  在大学时,巴菲特遇上了他的第一任妻子,也是一生所爱——苏珊,后来他在慈善和女权领域的投入,也正是受到苏珊的影响。有人甚至将苏珊成为更伟大的投资者,因为在巴菲特还“一无所有”的时候,苏珊便发现了其才华,二人与1952年结婚,10年后,巴菲特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

  《成为巴菲特》远非简单的大师传记。影片里更有趣的地方在于对巴菲特私人生活的探究,尤其是他与第一任妻子苏珊的关系。人际关系不是巴菲特能轻松驾驭的事情。片中,他坦言“我对现实世界不是很开窍”,同样他对情感世界也不是很了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巴菲特在社交方面像个笨拙的孩子(他把自己日后的成功归功于年轻时听了人际关系大事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的公共课程)。可以说,这部纪录片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认为金融问题“很简单”而人才是“最难懂”的大师形象。

  有时,巴菲特会很典型的心不在焉,在自己的思绪中,经常忘掉周围的情况。(比如他不记得卧室或客厅墙壁的颜色。)对他身边的人来说,这并不是好事。在接受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查理·罗斯(Charlie Rose)采访时,苏珊曾说,“巴菲特常常身在曹营心在汉。”孩子们也有同感,他的儿子霍华德觉得很难和父亲进行情感交流,因为“那不是父亲的常规运转模式”。女儿苏茜觉得和他说话时必须用简短的字节,因为如果说的太多,会发现“他已经又不知道在想什么宏伟大业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巴菲特内向的性格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但从纪录片来看,巴菲特的小时候的家庭生活可能增强了他性格中的这一面。他的父亲为人亲切且富有力。巴菲特至今仍把父亲的肖像悬挂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办公室的墙上,“我收到最好的礼物,就是有这样的一位父亲。”但才华横溢且雄心勃勃的母亲则是另一风格。她被慢性头痛困扰,据巴菲特回忆,“她犯病时会大喊大叫,你根本不想呆在她身边。”巴菲特的姐姐多丽丝要更率真一些,直言自己曾被母亲“吓坏了”。在她的记忆里,“早晨醒来后要听一下妈妈的声音。通过她的声音来判断接下来的一天是好还是糟。”很有可能,巴菲特在情感上的保守在某种程度上与家里的混乱有关。

  1953年,巴菲特第一个孩子,大女儿苏西出生,两年后,大儿子霍华德出生,又过了3年,小儿子皮特出生。正如质朴的父亲一样,这三个孩子如今都在从事普通的工作:他的大女儿苏茜是奥马哈一家针织品商店的老板;大儿子霍华德是伊利诺伊州的一名普通农民;小儿子皮特是纽约的一名音乐家。

  介绍巴菲特就不能不提他的老搭档查理·芒格,据说芒格在第一次见到巴菲特时就一见如故,“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二人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价从100多美元带到如今的26万美元。

  巴菲特评价说,对此芒格功不可没。因为巴菲特的投资逻辑师从本杰明·格雷厄姆,只买被股价被低估的公司股票,也就是“捡便宜货”;而芒格将这种风格延展为买一些优秀公司但是股价尚可的股票,这“使哈撒韦公司规模快速扩大”。

  影片中着重介绍的另外一名巴菲特的好友就是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实际上盖茨并不是主动找上巴菲特的,而是盖茨的母亲安排了一次饭局,说巴菲特也来,希望盖茨见一见聊一聊,比尔盖茨实际上一开始是的,因为微软当时处于上升期,盖茨非常忙:“我以为他就是一个倒腾股票的,我们没什么可聊的。”但后来还是答应了妈妈,见到巴菲特一聊,非常投机。盖茨的父亲让盖茨和巴菲特将自己受益最多的一项品质分别写在一张纸上——就像三国演义里周瑜和诸葛亮将退曹的策略写在手心上一样——二人写了下面这个词:

  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二人多年的友谊在慈善领域也开花结果,几年前,巴菲特宣布将自己财产中的20多亿美元都捐给了盖茨梅琳达基金会,同时,他和盖茨早在2010年就富豪们将自己的一半财产捐出来。

  哈撒韦公司原本是一家纺织企业,巴菲特买下这家公司也多少处于“偶然”。在奥马哈总部,哈撒韦公司的员工仅有25个人,而且几乎也没有什么变动。

  片子里还能看出巴菲特身上的另一个悖论:让他怵头人际关系的性格,恰恰是让他成为一名出色投资者的品质。比起简单地用对数字的来解释他的成功,这一性格因素要隐藏的更深。事实上,他真正的天赋并不只是挑出被低估的企业,还在于他能在市场不可避免的波动中能持有这些企业。那不仅仅和眼光有关,更需要在其他人都不时能让战胜感性,在其他人都害怕时能让自己保持镇定。

  伯克希尔办公区的墙上挂着被裱起来的不同市场恐慌时期的头版报道,像1929年的金融大崩溃时期等。巴菲特想借此警示员工不要被一时的左右。所有的投资者都知道应该做到这一点。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很难真能够做到在其他人尖叫卖出时买入,在每个人要买入时保持克制。但巴菲特做这些就像呼吸那么自然。不过,显然这种让自己跟周遭一切分离开的“超”或许会让生活里的日常交往变得很难。生来注定成为投资大师的巴菲特却不得不努力让自己搞定日常生活。

  巴菲特在纪录片了讲述了他如何找到价值投资之父本•格雷厄姆(Ben Graham),并从他那里学到了“捡雪茄”的价值投资方法——有些企业虽快要倒闭但仍市值依然是被低估的,因而仍能从其身上赚钱,(就像你发现一个雪茄,还能抽最后一口一样)。

  众所周知,巴菲特只投自己能够看懂的公司,包括一些消费类的企业,如可口可乐,他提出了“能力圈”的概念,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寻找最优质的投资标的。

  巴菲特的回答了他投资的另一个关键词:护城河。也就是说,一家公司的产品比须有足够的影响力,购买产品的价值不可替代。

  而回到哈撒韦的商业模式,第三个关键词就是“浮存金”——通过保险公司作为公司的核心资金枢纽,保险的大规模的浮存金进行投资,并获得盈利,是哈撒韦商业架构的核心。一方面,险资的资金成本要远低于其他机构,另外一方面,险资长达几年甚至十数年的久期也足以支撑巴菲特和芒格价值投资的哲学。

  在国内有很多巴菲特的“”,比如复星集团亦是以险资作为架构的核心,投资多个产业领域的上市公司。另外一“反例”,似乎是近期沸沸扬扬的宝能系和恒大系险资,“人”、“妖精”强监管,遭到重罚也是监管部门对其激进投资风格的和风险的。

  影片的最后落脚在巴菲特的巨额捐赠上。显然,作为20世纪至今最为成功的投资者,巴菲特的信徒早已遍布全球,但界飞速变化的今天,老爷子的选择仍让人钦佩,我们看到通过炫目的财报和股价看到的只是一个纸面的巴菲特,而真实的巴菲特可能与普通人的不同可能并不见得如数字般明显。

  推荐:

  

关键词:童年成长600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