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产前产后> 文章内容

补贴丨防治面源污染还能拿补贴?这些干货你必须知道

※发布时间:2017-9-10 23:25:3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一是推进法制建设。《保》《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均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出。2017年,农业部推动完成《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并配合有关部门形成《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此外,全国21个省(区、市)颁布了省级农业生态条例,明确要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二是加强政策制定。2015年,农业部印发《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的工作目标。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农业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2014-2018年)》《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方案》《培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方案》等政策文件,印发了《农业部关于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和农膜回收行动,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下一步,农业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尽快出台《肥料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更完善的法律依据,同时,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管理政策,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推动科学合理化肥、农药。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90亿元,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目前项目县(场、单位)达到2498个,基本覆盖到全国所有县级农业行政区。2016年安排资金6.94亿元,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6亿亩次。2017年起,农业部在果菜茶种植优势突出、有机肥资源有保障、有机肥技术模式成熟、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地方有积极性的100个重点县(市、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加大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力度,强化农企合作共建,推动农药减量增效。实施低毒生物农药示范推广补贴试点项目,对蔬菜、果树等作物上使用低毒生物农药给予适当补贴,在、等17个省(市)48个市(县)建立蔬菜、果树、茶叶等农药残留控制示范区,示范面积超过12万亩。

  二是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2014年起,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实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模式,引导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机制。2016年,中央财政积极调整完善政策措施,支持以社会化服务形式推进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探索购买服务、第三方治理等市场化治理模式。2017年中央财政将安排2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支持力度。

  三是开展秸秆、农膜综合利用试点。2016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围绕构建环京津冀生态一体化屏障,投入10亿元,在、山西、等10省(区)90个县,按照整县推进、多元利用、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2017年,农业部启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拟安排中央财政资金6亿元,在东北地区60个玉米主产县开展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为加强农膜回收利用,2012-2015年,农业部联合国家发展委、财政部连续四年实施了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支持以县市为单位开展地膜回收利用工程和能力建设,试点范围已覆盖包括在内的11个省(区、兵团)的229个县市,累计投资9.01亿元,新增残膜加工能力18.63万吨,新增回收地膜面积6309.9万亩。今年,农业部印发了《农膜回收行动方案》,拟在、甘肃、新疆3个重点用膜区,选择100个覆膜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建设回收利用示范县。

  四是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农业部联合国家发展委启动农业突出问题治理项目,2016-2017年,在江苏等9省(市)投入11.9亿元,用于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包括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工程、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工程。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以及《关于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71号)有关要求,要严格控制新设专项转移支付。因此,针对提案提出的设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补偿专项基金的问题,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理清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前提下,对属于中央事权的,通过现有渠道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支持,对属于地方事权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出台地方补偿政策,补充完善补偿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生态。

  目前,农业部已建立了由273处种植业源产排污系数监测点、210处地膜污染监测点以及25处畜禽养殖废弃物产排污系数监测点组成的全国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网络,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典型调查与长期定位监测,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数据库,初步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2015年,部对2170多个村庄开展了质量试点监测,涉及空气、地表和土壤等要素。2016年,农业部配合部启动了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将农业污染源普查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

  下一步,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按照说清楚资源底数、说清楚污染状况、说清楚改善成效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全国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网络,研究运用信息化手段监测主要指标实现情况,积极做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掌握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动态变化。

  为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农业部专门成立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工作组,大部分省(区、市)农业部门也成立了协调推进小组,加强统筹领导,同时,全国已构建起以两个国家级总站--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总站和农业部监测总站为龙头,33个省级农业环保站为主体,326个地级站和1794个县级站为基础的四级农业管理体系和专家支撑队伍,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为加强工作绩效考核,印发了《农业部2016年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延伸绩效管理实施方案》,对、、江苏、湖北、云南、甘肃6省先期开展绩效管理试点工作。

  下一步,农业部将继续发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工作组作用,建立健全定期调度、问题研究、信息通报、督导检查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并鼓励跨行政区域之间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加强横向协同,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抓好主题宣传。2015年以来,农业部相继召开了专题新闻发布会、系列现场、研讨会,在农业部网站开通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专栏,编印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专报》,广泛利用传统和新,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新闻报道。地方农业部门也加大宣传交流力度,如天津、广东等地举行了科学施肥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效果良好。

  二是加强技术推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国家队,在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普及防治技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农业系统共有国家农技推广机构7.83万个,县乡两级共有编制内人员53.13万人。各级农技推广人员通过包村联户、举办培训等形式,广泛宣传政策,推广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油等节本增效技术与农作物秸秆禁烧、农田残膜回收等绿色技术,提高了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与防治能力。

  下一步,农业部将继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宣传工作。以绿色发展在行动为主题,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绿色发展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参与积极性;分区域、有重点举办现场经验,树立典型,提供借鉴;举办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和博览会,集中展示绿色技术,推介绿色发展模式。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