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产前产后> 文章内容

划重点!产前、产后抑郁都不可忽视!

※发布时间:2017-10-10 14:00:1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我希望能用这些观察,结合我们的研究数据,让大家对产前、产后情绪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避免悲剧重演。

  作为一个在国内一线大城市高端医疗机构工作的心理治疗师,我发现居然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认为产后抑郁是“矫情”、是“娇气”、是“作”。这是我开始与产后抑郁的女性工作后,遇到的最普遍的迷思。

  许多的新妈妈——其中有相当一大部分是职场精英,相当委屈地告诉我,她们的家里人都觉得:“你生个孩子有什么啦?条件这么好,月子中心住着,父母帮忙,还有产假,你有什么好抑郁的?过去的人生完孩子马上下地干活,也没有看见谁要死要活的。”

  我们都知道抑郁症病人本身的特点就是强烈的、羞愧、无力感,倾向于接受“这是我的错”这样的归因方式。这时候产妇再听到家人认为自己的痛苦和挣扎都是不应该的、错误的、虚假的、装出来的;或是自己的担忧紧张难过都是由于自己不够坚强,就形成了双重的否定。

  她们内心经历的就是“我每天都活在痛苦里,但是这个痛苦是得不到认可的,因为大家认为是我自己作出来的!”——这就好像一个人摔倒膝盖受了伤,而家人这时不但不来安慰,反而指着那个伤口说你克服一下!这有什么了不起的。结果就是,受伤的人不再去寻求支持,不敢再开口诉说,因为只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就会被纠正,就会听到一大堆的“你应该如何如何”,而给的人完全无法领会当事人根本做不到的现状。

  对抑郁病人,包括产后抑郁,人们常常犯的一个错就是“用自己的事实否认对方的事实”。没有人意识到,在没有经历过情绪失调的人眼中,对方的痛苦都是不存在的——这样的思维是多么令人。

  而我们不断强调的就是,孕产妇的家人应当尽量倾听她们的,认可她们所经历的“内心真实”哪怕她这个感觉在你看来毫无必要。认可她们的痛苦,是缓解痛苦的第一步。

  我有一位这样的新妈妈抑郁来访者,生下老大以后,她经历了一段时间焦虑(现在看来,也是产后抑郁的表现),但好在当时年轻,且当时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她就“克服克服”,硬扛过来了。

  没想到生完第二个孩子,她的焦虑感成倍增加,她以为还可以像上一次那样扛过去,直到有一天她突然觉得自己有一种开着车想要撞上前面大卡车的冲动,才来寻求治疗。

  此时她刚生完老二四个月,已经回到了工作单位,她说:“如果我不去,可能就会失去工作,失去薪水,失去积累到今天的一切职场地位”。与此同时,她的先生继续加班、出差,父母公婆也并没有额外照顾。当我问起她不肯休假的真正原因,她说:“大家都说应该家庭和事业兼顾,还告诉我谁谁谁不就又生了两个娃,又升职加薪,人家怎么就没有这么多毛病?我生孩子已经落后同事了,要是再请假就完了!”

  在她的心目中,不能一边工作带娃一边貌美如花就是的失败者,以女超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起来像汉子,回到家里是老妈子。生孩子没什么了不起,就和“下个蛋”一样的古代观念使得她自己不可以睡觉不可以休息。第一次产后焦虑“扛过去”的“成功经验”促使她认为绝不求助是可行的,而要求工作上得到一些照顾、要求公婆支援就是自己没用。

  而现在在我面前的她,面无表情,失去了对日常生活一切热情和爱好,看着新生儿也没有任何感觉,除了一波一波喘不过气的压力和式的“应该”。

  • 对上世纪九十年代的84个产后抑郁症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得出产后抑郁症与13个风险因子间有明显的关系

  • 其中10个因子(产前抑郁症、自尊感、婴儿应激、产前焦虑症、生活应激、社会支持、婚姻关系、既往抑郁症史、婴儿气质及产后心绪不良)与产后抑郁症关系较密切

  事实上,在我遇到的抑郁产妇个案当中,比例最高的就是婚姻关系不佳。由于对配偶的不满,孕产妇极度缺乏安全感。这样的安全感在仅仅是两个人的时候,或许不至于造成太大的心理问题,但是当女性预备做妈妈,考虑未来的孩子所需要的种种经济条件、心理和情感照顾,就会放大不安全感带来的影响。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两夫妻没有孩子的时候,老公每天下了班就打游戏,别的什么也不管。太太脾气好的,倒也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一旦怀孕,准爸爸每天下了班还打游戏不问,怀孕的妈妈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安:这样下去,他的事业恐怕不会有什么起色,谁来奶粉钱补课费?他能够担当起爸爸的责任,配合我一起投入带小婴儿吗?他能半夜起来给孩子换尿布吗?他能够放下游戏陪孩子好好玩,带孩子念书讲故事吗?他能够眼中有家庭琐事,分担我的家务吗?还是我会需要一边带小孩一边伺候老公这个“大小孩”?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孕妈妈百分之百会问到的。

  随着焦虑的上升,她们会开始督促老公主动学习“爸爸经”,至少多了解一些育儿知识。这里往往是孕期夫妻的冲突点。一方认为该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为孩子做些改变,一方认为没有什么必要。

  准妈妈此时极易陷入无助、忧虑和害怕,而她们的情绪常常很难得到老公的理解,甚至有些老为是妻子把关注点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自己被忽略。孕期夫妻两个理上出现同时退行,同时要求对方给出爱的确认和,争吵不断,以至于产前就出现抑郁的苗头。

  此时,如果夫妻能够及时开始做婚姻咨询,及时求助,至少让孕妇得到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能够大大减轻她的压力和抑郁风险,也为未来孩子出生后两人婚姻进一步接受做好准备与调试。

  很遗憾的是,极少有夫妻在这个节骨眼能够意识到婚姻关系健康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夫妻此时就开始分床睡,更甚者吵起架来就让老婆搬回娘家住,认为反正丈母娘照顾的好,就让她来照顾孕妇吧。

  从大了说,这样的处理方式为姻亲介入婚姻关系埋下了导火线(新妈妈与自己的父母和新生儿结成真正的家庭联盟,而老公被边缘化;或者老公与自己的母亲联盟加强,妻子感觉受到婆婆的控制);从小了说,新妈妈心里难免埋下怨恨,觉得在自己如此无助的时候的是某种情感上的抛弃。

  这些年来,我接触的产后抑郁女性,每每追溯起来都能发现产前早已有轻度的抑郁或者其他心理创伤基础。她们在孕期能够得到生理上的及时诊治——妇产科医生的照顾还是比较全面的,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她们的情绪健康方面的总体状况。

  孕检的时候,往往也只是问生理上过去的疾病史、家族史,却很少有人关心这个新妈妈与自己的父母关系如何,是否有任何的心理问题病史。

  结果就是,孕期出现障碍复发的新妈妈,需要妇产科和科协同治疗,想尽办法帮助她能够维持体重正常增长,避免早产;有惊恐障碍或者广场恐怖症历史的孕妇,也在孕期需要高频率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帮助她完全熟练掌握放松技巧,区分哪些不适是怀孕的自然现象,哪些则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反应。

  像这一类新妈妈,我真希望能够在她们刚开始备孕、产检的时候,就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妇产科医生若能够保持一定的度,发现孕妇的焦虑已经明显超过正常范围(比如无法控制倾入性的想法,出现倾向,或者明显的疑病症),就及时转介,那么这些孕妈妈也会大大减轻产后严重抑郁焦虑的风险。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类新妈妈是我特别想多提一些的,希望她们也得到重视和照顾的——就是与自己的母亲关系之间存在问题或者有童年创伤的妈妈。这些女性,往往不意识到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对自己做妈妈会有多么深远的影响。

  我还记得我有过这样一位来访者,她说自己从来没有抑郁过,一直也是各方面能力很强——强到什么地步呢,中学起就是她在照顾妈妈的情感需要,只要妈妈需要倾诉,她就整宿不睡觉地倾听。妈妈的需要,她必须第一时间满足,而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妈妈是永远不在场的。

  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一开始由于乳汁分泌不足,孩子吃不饱常常大哭,她突然变得毫无,只要孩子一哭,她就觉得有股没来由的。这样的引发她更进一步的,认为自己是个糟糕透顶的妈妈,开始慢慢一步步陷入焦虑无力甚至想要。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她不断慢慢发现,原来这股根本是来自于她自己从来没有得到母亲足够的温暖。她一直做自己妈妈的妈妈,在情感上“哺育”母亲,直到结婚离开原生家庭,她才第一次真正拥有自己。孩子的出生,把她又放回了“母亲”的角色——无条件地给予,没有的可能。孩子的哭声对她而言,就像自己不讲理的母亲,地要求占有她、她。

  “永远是我必须照顾别人,却没有人来照顾我。当我难过伤心,也想这么大哭的时候,却不会有人听见,也不会有人立刻来安抚我!而他(她儿子)就能够理所应当地要求我这样!”这样的感受,只有她深切地体验到,“没有真正做过一个孩子”这样的创伤,在她的孩子出生后,成为抑郁的触发扳机。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一起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帮助她慢慢从自己的创伤中先恢复,每当她好一点,她就愿意多给自己的孩子一点。我鼓励她,先做自己的好妈妈,再去满足小婴儿的需要。这样的顺序,也是经过了好久她才慢慢调整过来。

  回到开头,引起这篇文章的新闻稿,并没有更多解释那位产后抑郁的女性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在我看来,那才是临床工作者需要关注,对我们帮助预防产后抑郁有意义的部分。

  事实上,产后抑郁准确来说应该叫做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ostpartum onset (重度抑郁,产后首发)。它应该被理解为,怀孕、生产的时间段和时间节点下,一个女性过去形成的内在心理状况重大挑战所引起的危机。

  它的预防与处理,绝不是被动地等到产后才开始进行,更不是要等到新妈妈已经万念俱灰、想要轻生了,才会被认可为“你是产后抑郁”。

  语言:英语、普通线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得中文文学学士学位及人文科学学士学位,后来于2012年从美国富勒心理学学院荣誉毕业,获得婚姻与家庭治疗理学硕士学位,在个人及夫妻的婚姻与家庭治疗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在加入上海和睦家医院之前,她在关怀(上海)中心担任婚姻与家庭治疗师,擅长处理个人、夫妻及家庭关系和心理问题。

  此外,黄医生还翻译过心理学相关作品,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和平心理学》和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像我们一样疯狂》。

  推荐: